班主任家访天美传媒小白搅局餐饮业:狂赔百万,退出无门_Z班主任家访天美传媒AKER新闻
小白搅局餐饮业:狂赔百万,退出无门_Z班主任家访天美传媒AKER新闻
在这期间,中国汽车摸到了不少门道:比如,海外消费者更愿意积极地表达自我意识,车辆往往也是他们展现自我的渠道之一,创新前卫的外观造型、大胆个性的车身配色、科技华丽的内饰配置往往能抓到海外消费者的眼球。比如中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更为注重车联网和汽车上的娱乐功能,但欧洲的消费者非常关心的是不同情况下的驾驶体验。
文 | 财经故事荟在天津开火锅店一年之后,前大厂人方圆收获了 200 多万的亏损,以及一个痛彻心扉的教训," 小白做餐饮,不只方法错了,而是方向错了 "。从去年 7 月开业至今," 只有第一个月,生意还算红火,接下来,就每况愈下 "。开业第一年,火锅店每月还能保持 1-5 万元的微利,到了今年 9 月,是有史以来最为 " 惨淡 " 的一个月——方圆粗略估计,9 月营收同比下滑近五成,单月亏损额预估在四五万左右。他算了一笔账," 哪怕一个月赚 5 万,要收回开店之初一次性投入的 260 多万营建成本,也没指望,毕竟,餐饮的生命周期也就三四年。更何况,现在都开始亏了!"亏损不是孤例。另一位大厂人文平,2021 年和几位兄弟合伙,在三里屯开了一家名为 UBAR 露台餐吧的酒吧,前期投入 300 多万," 现在基本上算是微利,逐步走上正轨吧,但要想收回 300 多万的成本,可能性不大 "。不过,文平原本就特别喜欢酒吧,他把这里当作迎来送往、呼朋唤友的社交场所," 经济回报没有,情绪价值拉满 "。也是因为酒吧难赚钱,目前文平已把酒吧交给了店长打理,他本人早就重新回归了大厂。文平和方圆所面临的压力,也是普遍性的。2024 年,餐饮行业前所未有的内卷,供给过剩明显。根据天眼查数据,今年上半年,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达到 134.7 万家,注销、吊销量则是 105.6 万家,简单测算,净增餐饮企业 29 万家左右。涌入者不少都是餐饮小白——类似方圆和他的合伙人,怀着 " 淘金梦 " 而来,很快撞得头破血流。" 你问我有啥建议?唯一的建议,小白别干餐饮 ",方圆一边苦笑,一边给出了答案," 就算非要进来,也要控制好投入的上限,千万别 All in ,悠着点吧 "。作为刚需的餐饮赛道,还有前景吗?小白做餐饮,一步进天坑方圆做餐饮的想法,萌生于 2023 年 4 月。彼时,他和另外一位朋友,不愿继续在大厂内卷,开始寻找新出路。当时,餐饮作为疫后消费反弹的排头兵,一片红火,再加上餐饮行业现金流比较好,两人一拍即合。房租、装修、加盟费、设计费、培训费等,七七八八算下来,营建成本总计达到了 260 余万元。但他很快就发现,自己进了一个天坑——开店一年,营业额一路下行,客单价和利润率也在下滑。方圆加盟的这家火锅店,属于中高端品牌。去年,火锅店的人均客单价大概在 120 元左右,今年常态情况下,下降到了 100 元以下。" 测算下来,客流量同比少了三成,客单均价少了两成,营收就打了五六折吧 ",方圆一声叹息,他有时会反思," 可能是我们这个品牌相对高端,当时要做个小门店的平价品牌,也不会亏这么多了 "。相比方圆的后知后觉,在北京做了十几年私房菜馆的张凯,早就有所行动了。为了节省房租开支,他把门店从北京 CBD,搬迁到了密云的旅游小镇,然而成本降了,营收也少了——今年夏天的营收,同比去年下滑了三分之一。" 去年客人来的时候,有时候点菜太多,我还让服务员提醒他们少点点儿,别浪费,今年客人自己就不点那么多菜了 ",张凯告诉《财经故事荟》。就连一些过去包间难预定的老牌饭店,也感受到了压力。翠满楼有家门店位于北京西四环附近,这里餐馆扎堆。因为客流下降,这家翠满楼不得不增加了一些惠民的熟食和主食档口," 肘子算是翠满楼的招牌菜,堂食卖 98 元,档口价格降了一半,前肘 48 元,后肘 58 元 ",一位翠满楼老食客告诉《财经故事荟》。当刚需餐饮都开始面临压力的时候,茶馆、酒吧等非刚需的业态,压力更是高企。华饮 ( 北京 )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茶产业天使投资人李卓澄开设的华饮小茶馆,最高峰时有 20 多家门店,最近两年,缩减到了 7 家。李卓澄的小茶馆从 20 多家缩减到 7 家他的小茶馆主流客人,是商务人士,一是 " 来店里开个包间谈合作谈项目 ",二是购买中高端茶叶礼赠合作伙伴等。" 现在这两种需求,都大幅萎缩了,行业内几乎所有门店都在亏损 ",如今,李卓澄通过自己的自媒体、直播带货和培训咨询等收入,补贴茶馆的日常成本," 继续熬着吧 "。据李卓澄的观察," 中端和中高端的餐饮业态,压力更大 "。自创业以来,文平一直对酒吧很上心。开业的前大半年,他曾专门辞职去梳理业务。如今,他已经放平了心态,也彻底不抱 " 回本 " 期望了。文平的告诫是,除非本人特别喜欢餐饮,而且不靠这个为生," 押上全部身家做餐饮,肯定是不理性的。总之,入行需谨慎 "。其实,文平能够坚守四年,已经殊为不易了。餐饮是个快进快出的行业," 比如你以前在大厂工作,来到餐饮之后,你会发现,事无巨细,非常琐碎,忍不了的半年就坚持不下去了 ",文平透露。而据方圆观察,虽然他的火锅店所在的商场,位置算是很不错了,但 " 过去一年,起码有 20% 的餐饮店换手了 "。这并非孤例,极海商业数据显示,截至 2024 年 8 月底,北京在营餐饮门店数量约为 14 万家。而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,有超过 8 万家餐饮门店关闭歇业。这意味着大半餐饮企业,都换手了一遍。此外,这些大厂人来到餐饮行业,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,过去积攒的经验和能力等,在餐饮行业是失效的," 餐饮行业的复杂度或者说门槛并不是很高,但水很深,事儿很细,没有一两年,摸不清其中的门道 "。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人员管理。大公司有一套价值观和激励机制,所以员工自驱力相对较强,而且都有长远规划,习惯了延迟满足,主动内卷。" 但餐饮行业员工,普遍三五个月就离职了,你要不断培训新人,这个过程挺痛苦的 ",方圆声称," 幸亏我们雇了一个有经验的店长,否则光这一点,就很难坚持 "。" 反正就我来看,目前餐饮企业可能只有 10% 活得不错,小白来干餐饮,基本上是进了天坑 " ——假如回到一年前,方圆一定会劝阻那个冲动的自己。三四成营业额交房租,餐饮老板为房东打工?尽管餐饮企业日子难过,但其实从大盘来看,2024 年上半年,全国餐饮业收入 26243 亿元,同比增长 7.9%;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7192 亿元,同比增长 5.6%。宏观大盘增长之下,为何微观层面,餐饮老板们叫苦不迭?这个问题,要回到供需层面求解。大批小白从其他行业跨界而来,加剧了餐饮行业过剩。从全国来看,今年上半年,餐饮企业净增 29 万家。再从压力高企的北京来看,据北京商报社等机构发布的《2024 北京餐饮业观察报告》披露,2024 年上半年,北京餐饮业注册量高达 4842 家,平均每天新开餐厅数量约为 26.5 家,且每月的新注册数量都超过注销数量。不妨再横向对比来看。红餐网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餐厅门店数量已经超过 900 万家。同期,美国人口约为中国的四分之一,但餐饮门店数量不到 65 万家,不足中国餐饮门店数量的十分之一。以此粗略测算,中国人均餐厅保有量,是美国的 3 倍有余——市场上每天进店消费的客群,很难支撑起 900 万餐厅的良性运转,中国餐饮行业的供需失衡问题,远甚于美国。" 餐饮企业太多,顾客都不够分了 ",张凯苦笑," 人人都觉得餐饮好干,都想来捞一把,搞得我们这些餐饮老炮儿,也不好干了 "。今年以来,餐饮头部企业与新兴黑马纷纷开放加盟。例如坚持直营 30 年的海底捞,宣布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;曾多次强调直营的珮姐重庆火锅,也全面放开加盟;九毛九、乐凯撒、和府捞面等品牌也逐步开放加盟,吸引了大量新玩家跨界而来,客观上也加剧了过剩。供给过剩导致的极端内卷之下,餐饮企业的营收、利润、客单价都在承压下行,但房租和人力成本,却不降反增。" 你看看,北京的住房和写字楼租金,都在下降,但餐饮门店的租金很坚挺,普遍没有下降 ",李卓澄告诉《财经故事荟》,他的茶馆,单店年租金就高达七八十万元左右。文平与房东签租约,一签就是四年, " 就算和房东去谈,他也不会降价 "。一来,餐饮企业要靠地段," 三里屯这个地方,总归是不愁租客的 "。二来,租期一次签了四年," 房东也不会中途答应降房租 "。三来,餐饮和写字楼不一样,前期装修投入不菲,沉没成本太高,而且很多老顾客习惯了门店位置,因此,餐饮企业不可能拎包走人。如今,文平酒吧每年的房租成本叠加人力成本,总共 100 多万出头,是 " 沉甸甸的负担 "。" 不但房租没降,人力还涨了呢 ",方圆有些无奈,他的火锅店开在天津河西一家商场里,总共 400 平米,每月的房租成本 10 万元左右,人力成本 12 万左右,9 月的营业额预估不到 40 万,这么一算," 房租和人力成本占比就一大半了,这怎么可能赚钱呢?!"他和商场交流之后发现,对方宁愿空置,也不会降房租," 降房租的口子一旦撕开,商场就崩盘了,所以商场嘴巴很紧,不会松口。"方圆火锅店和商场签约的租赁期限是两年," 但两年之后,就算形势还不好,就算商场不降房租,我们也不敢轻易搬迁,上百万的装修都投进去了,不可能说走就走吧 "。房租高企的压力,也是行业共识。据《2023 年中国餐饮年度报告》披露,餐饮行业的房租、人力和食材三项支出,占比商家总成本的 70-75%。其中,房租是最刚性的硬成本,不少门店的房租甚至占到了月营业额的 30%-40%。尤其在一线城市,房租成本压力更明显。今年 4 月,# 面馆老板 1 天卖 100 碗面刚够交房租 # 登上热搜,跨界做餐饮的面馆老板鲁先生吐槽," 每月房租两三万,以前在公司给老板打工,现在做餐饮给房东打工。"过剩的供给,高企的房租和人力成本,共同导致了餐饮行业的艰难境遇。纠结的下一步:多处使力,转型求生餐饮行业内卷之下,存在一些结构性机会——比如平价、平替的机会。以餐饮消费水平位于第一梯队的北京为例,据北京商报社等机构调查显示,北京消费者到店就餐中,消费金额占比最高的价格区间,低至 31 — 50 元;占比达 87.4% 的外卖消费金额,集中在 21 — 80 元的低价区间。无论是中高端的餐饮品牌,还是平价品牌,普遍尝试性价比路线。迎合平价消费趋势,一些高端品牌主动放下了身段。比如,新荣记推出 398 元 " 穷鬼套餐 "、 北京三里屯某家中高端西餐厅推出 59 元单人午餐套餐。而原本的中端品牌,则普遍推出了降价的引流套餐。UBAR 推出的一款引流产品," 直接打了 2 折的骨折价 " ——原价 198 元 6 杯的短特调特色酒,直接降到了 38 元," 这个折扣力度,是过去几年从来没有过的 ",文平透露。方圆的火锅店,上线了 5 元抵 100 元的代金券," 可以当现金用的,一点套路都没有 "。但文平坚持认为,餐饮门店打价格战虽有必要,但光靠价格战也不行," 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不行,只能吸引一次性的羊毛党,是留不下老客的。价格战打得越猛,反而死得越快 "。为了打出差异化,文平没少动心思。比如 UBAR 推出了很多沙龙活动,主题涉及人工智能、单身交友、亲子绘画、赛事直播、瑜伽健身等等," 有时候酒和菜可能是同质化的,但活动是独家不可替代的 ",吸引了不少客人。文平下班后,几乎每晚都会去酒吧,亲自接待,此举也让酒吧充满了人情味儿。一套组合拳下来,"UBAR 老客的月度二次到店率达到了 20% 以上 "。就算降价,也要靠供应链优化和管理机制的完善,而不是通过降低品质去实现。如今,不少餐饮企业都开始深入上游。比如,李卓澄作为北京广西企业商会副会长,如今忙于开发广西的六堡茶,推出了自己的品牌;巴奴、海底捞等火锅企业,溯流而上去自建产地和工厂等等。布局线上线下,全渠道找增量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增长点,也是共识。文平、方圆、李卓澄都很看重美团、大众点评等渠道。" 我们毕竟是干互联网出身的,天然就有这种敏感性 ",文平笑称,UBAR 的大众点评分,始终处于 4.9 的高分," 高分才能拉新 "。高评分再叠加低至 38 元的引流产品,目前,UBAR 的新客中,有一半从美团、大众点评等渠道而来;方圆的火锅店,则有四成客人来自线上。微利和亏损之下,方圆一度和合伙人心生去意。但清盘的决心,并不容易下——一来,前期营建成本高达 260 多万,如果找二手回收商回收设备桌椅等,最多能卖三四万元,相当于要吞咽 200 多万的亏损;二是现在行业不景气,找到合适的接盘者也不容易;三来,餐饮门店租约普遍在三四年甚至四五年," 也不能说走就走吧 "。因此,清盘的念头闪现了一下,方圆就否定了。尽管目前的压力不小,但无论是文平、方圆,还是李卓澄,还是决定抱着希望,继续坚守下去。" 我是不会离开茶叶这个赛道的,对我来说,这不仅仅是个生意 ",李卓澄说。小茶馆艰难,他就尝试更多机会。除了自创茶叶品牌之外,李卓澄还写了几本茶饮行业畅销书,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,和广西地方政府联手,推广当地茶产业等——热爱和责任,暂时对冲了压力。归根结底,中国餐饮行业的大盘仍在向上,只是供给过剩、成本高企,导致竞争激烈。另外,平价时代到来,餐饮从业者如果能够应势而变,也许能抓住结构性机会,等到供需平衡,也许好时光就来了。(文中方圆、文平、张凯皆为化名)koa12jJid0DL9adK+CJ1DK2K393LKASDad
编辑:马宏宇
TOP1热点:“当她裙里拔枪的那一刻,世界都惊呆了!”
更早的2022年11月,养猪巨头大北农宣布,。
TOP2热点:声线多就是可以为所欲为!8种声线《视奸》!
业内人士表示,作为最早一批暴雷的房企,中国奥园在奔波了两年后迎来了曙光。
TOP3热点:“当她裙里拔枪的那一刻,世界都惊呆了!”钙都是哪里
Rhind认为,虽然可能会出现回调,但AI这个故事每个人都想参于。“条条大路都回到增长,因此我看好下半年。”
亏损减少主要由于物流服务的物流服务的强劲增长、于西环推出名为「SooperYoo」的大型综合寓娱乐游乐场以及提供IP相关品牌建设及营销咨询服务。
TOP4热点:太法治了美国!懂王34项重罪但将面临没有的惩罚tree对自然充满的好奇心
业内人士表示,分红是基金公司在震荡市场环境中常用的手段,将前期已获得收益通过分红的方式释放,可以降低后续浮盈缩水的风险,是投资者乐于接受的方式,有利于提高投资者对基金管理团队的长期信任程度,起到“留客”的作用。
TOP5热点:难忘的生日搞机直接打开嘉兴圈长安网
以基金投资类型划分,上半年分红的1916只产品中,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数量最多,有1151只;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、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、短期纯债型基金、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分别有162只、160只、122只。整体来看,债券型基金占比最大,将偏债混合型、QDII债券型等债券型基金合并计算,债券型基金数量占1916只分红基金的89.25%,分红金额合计达819.35亿元,占总分红金额的84%。
在A股市场震荡之际,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出手参与上市公司定增,逆势布局。
TOP6热点:暨南大学女Rapper,美丽真实又抽象交大博导人员名单
本周COMEX黄金下跌0.13%至1,927.80美元/盎司,COMEX白银上涨2.36%至22.99美元/盎司。COMEX黄金库存减少5,372金衡盎司,COMEX白银库存增加8,589,721金衡盎司。本周金银比略降至83.87。本周SPDR黄金ETF持仓减少167,141.40金衡盎司,SLV白银ETF持仓减少1,652,108.00盎司。
TOP7热点:【大鸣王潮1566】买了,但没完全买把嫦娥衣服扔了的图片大全
上市规则第13.49(3)条规定发行人如未能公布其初步业绩,则必须根据尚未取得核数师同意的财务业绩(如具备该等资料)公布其业绩。董事会经审慎周详考虑后认为,公司于现阶段刊发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未经审核管理账目并不适合,因为该等管理账目可能无法准确反映集团的财务表现及状况。
成交额:大消费行业整体日均成交额1781.3亿元,周环比上升27.8%,占A股整体日均成交额的18.9%。
TOP8热点:这一刻,我就是真正的神龙!!pokemmo单首龙性格
强制可转换债及永续债发行后预期将作为公司“权益”入账。重组方案完成后,公司的账面价值将显著增加,净负债率则显著下降。
TOP9热点:年度反腐大片第一集《惩治蝇贪蚁腐》仨孩子的暴躁老妈
固收类产品是5月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。与4月底相比,货币型基金规模增长超4000亿元,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超2500亿元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今年权益市场较为震荡,资金避险情绪较强,叠加债券市场走牛,因此固收类产品吸引力提高,这也使得此类产品较为“吸金”。
最近一周,北交所公司受到机构的关注度明显上升,10家公司获机构调研。调研的主力为证券公司,私募机构、公募基金也频繁出现。
TOP10热点:回头xbox在线看视频
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2日晚在总统府爱丽舍宫与总理、内政部长等官员举行会议,研究局势最新进展。